(一)“对话”变成“问答”
对话是一种交流方式。教学中的对话是教师与学生以教材内容为“话题”或“谈资”共同去生成和创造“文本”、去构造“意义”的过程。它包括人与文本的对话、师生对话和自我对话。对话既是一种精神,又是一种方法。从精神的角度说,它倡导平等、交往、互利和共同发展的理念,注重教学的开放性和生成性。从方法的角度说,它要求我们改变过去太多的“传话”和“独自”的方式,走向互动和交流,使“知识在对话中生成,在交流中重组,在共享中倍增”。可以说,新课程所提倡的对话教学是对传统独自式教学的超越。但实践上,却有不少教师把对话等同于师生问答。实际上,发生在课堂上的有些师生问答,其实并非真正的教学对话。
(二)有活动却没体验
活动对人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。正如马克思所说:“人类的特性恰恰就是自动自觉的活动”。针对以往教学中过分夸大内隐的、观念的活动,而忽视了学生实践的、感性的、操作的活动的状况,新课程提出要赋予学生更多自主活动、实践活动、亲身体验的机会,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,因而现在课堂上呈现了较多的外显活动,这是合理的、正常的。但当前的活动中有相当部分是散漫的、随意的、肤浅的、局限于表层的活动,活动缺乏明确的目的,出现了活动的形式化、浅层化和绝对化倾向。课堂上,学生一会儿忙活这,一会儿忙活那,教室里乱糟糟、闹哄哄,却称之为“动中学”,这种“活动”是外在多于内在,动手与动脑相脱节,目的性差,为活动而活动,有活动却没有体验,没有反思。活动性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,正如马克思所说:“人类的特性恰恰就是自动自觉的活动”。但新课程所提倡的活动是外显活动与内隐活动的统一,是操作活动与思维活动的统一,它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动口、动手、动脑,在亲自体验过程中获得发展。有活动没体验,活动的价值也就丧失殆尽。因此,当前应努力提高教师对活动的指导水平,将对活动形式的重视与对活动的质量和有效性的重视有机结合起来,正确处理活动过程与活动结果的关系。
(三)合作有形式却无实质
新课程强调学生学习上的合作和交流,学生之间的合作、交流机会增多了,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清新的空气。但一些教师却片面追求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形式,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、时机及过程没有进行认真的设计。只要有疑问,无论难易,甚至一些毫无讨论价值的问题都要在小组里讨论。讨论时间又没有保证,有时学生还没有进入合作学习的状态,小组合作学习就在教师的要求下结束了。教师在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不是一个引导者而是一个仲裁者,教师只是按照既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设计,把学生往预先设计好的教学框架里赶。这是典型的应付式、被动式讨论。而学生方面,缺乏平等的沟通与交流,尤其是缺乏深层的交流和碰撞,结果往往是优秀者的意见和想法代替了小组其他成员的意见和想法,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成了陪衬,他们更多时候在做听众,即使他们发表了意见也不会受到重视,在小组汇报时成绩差些的学生的意见往往被忽视。总之,当前大多数课堂里小组合作学习处于一种自发阶段和随意状况,不少教师在应用小组合作学习这一组织形式时偏重于形式,缺乏对其内涵的深刻认识和反思。
(四)课堂有温度却无深度